近日,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,由23家金属表面处理小加工作坊抱团重组成立的玉环县永霖发汽配公司,成功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,这标志着该23家小加工作坊实现了从“丑小鸭”到“白天鹅”地华丽蜕变,其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也做到了不污染自然环境,这也为探索小加工作坊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启示。
金属表面处理是典型的高排污工艺流程,在生产中需使用大量的化学用品,若无进行一定的环保处理,其所排放的有害污水和气体,将对周边土壤、地下水和空气导致非常严重的侵蚀污染。
据悉,县永霖发汽配公司的23个合作方,先前都是典型的无证小加工作坊,生产设施简陋低端,关键是无环保处理设施,污水废气都是直接排放,再加上这些加工作坊大多杂容于居民生活区。因此,环境污染十分严重,所在区域群众对此苦不堪言,频频举报要求进行整治取缔。
为响应民意、保护自然环境,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大力实施铁腕整治,依法取缔该行业的非法加工作坊,其中也包括了这23家小加工作坊,使原先影响较为恶劣的污染状况得到彻底改观,也使得该类型加工作坊一时成为人人喊打的“过街老鼠”,无藏身落脚之处。
对汽摩配产品做金属表面处理,犹如给产品表面覆上一层防腐防锈的保护膜,可以说该工艺是汽摩配生产链中的成品之作,在整个汽摩配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一环,而汽摩配又是坎门乃至玉环的一大支柱产业。因此,为避免产业链断层而影响汽摩配产业高质量发展,同时也为扶持金属表面处理行业自身实现科学发展,当地政府在抓好“堵”的同时,也着力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做好“疏”这篇文章。
“考虑到金属表面处理对汽摩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,我们要带领企业实现规范经营的决心是下到底的,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。”坎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贤勇说。对此,由政府主导牵头的抱团重组动员工作,在整治该行业后没多久便启动起来。
由于涉及20多个合伙人,各人的诉求又不完全一样,一时众口难调。对此,坎门街道办事处就做起了撮合工作,多次进行走访面谈和召开座谈会,不厌其烦地帮其认清形势和分析利弊。在历时1个多月的反复沟通磨合下,终于赢得他们的统一响应。
在公司报批审核阶段,坎门街道办事处积极向企业伸出援助之手,帮企业解决“外围”之事。办事处领导多次协助企业“跑”部门,争取特事特办,加快助推审批进程,“当时牵涉到多个部门,都亏了办事处领导的出面协调,打开这个死结,否则不知道公司批到何时才能成立。”公司召集人黄裕汉感慨到。在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,至少需半年时间才能办下来的审批手续,仅仅花了一个多月便顺利通过,使公司获得了发黑、热处理、磷化、电泳和酸洗等6类工艺线的生产许可。
7月初,笔者也专门走访了该企业,公司新厂房位于汽摩配产业集聚地——玉环汽摩工业园,公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,厂房占地近4亩、总建筑面积3000平米,是个标准型现代化厂房,加工车间依照不同的工艺类型进行划分布局,并引进标准化现场管理程序,整个车间作业环境显现出整洁有序,与之前拥挤不堪、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的“游击作坊”,形成鲜明对比。
据公司负责的人介绍,获批的6类工艺线中已有发黑、磷化和电泳进入试生产,有效整合了生产资源,为上游企业的多种加工需求提供了就近选择优势,这也扩大了企业的订单规模。尽管当前才刚开始投入试生产,且经济发展形势不是很好,但车间内却是一片繁忙,企业负责人预估接下来半年产值可达1500万。
在排污环保处理方面,永霖发公司专门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环保机构,来为企业来提供一整套的排污处理解决方案。在污水处理区,只见几个污水处理池合理布置,并分有沉淀池、生化池等来分级逐层处理,处理后的水质十分清澈。据悉,该污水处理设施最高日处理量150吨,现日处理量100吨,其中60%的处理水被返回到生产中进行循环使用。
“在试生产阶段,我们是边生产边整改,前一段时间依据环保部门的巡查整改要求,我们又花了10多万元添置了废气喷淋塔、引风机等设备。”黄裕汉说到:“这么弄下来,我们现在可以心安理得、甩开膀子地搞生产,不像以前那样老是东躲西藏、惶惶不安。”